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心内科“新技”显威!IVL冠脉内振波球囊术挽救危重患者

时间:2025-09-28

近日,在马景涛副院长的指导下,心内姚铁柱副主任带领团队应用国际先进的冠脉内振波球囊技术(Shockwave Intravascular Lithotplasty, IVL)为一名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攻克了严重钙化病变导致支架膨胀不全的难题该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PCI)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患者为一名69岁女性,此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左主干开口严重狭窄前降支近中段严重狭窄扭曲,钙化;回旋支弥漫性狭窄;右冠严重狭窄。患者于当地医院右冠脉植入支架两枚,但术后症状仍未缓解。当地医院考虑患者左冠病变极其严重,如若介入及搭桥风险极高,建议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后因患者症状明显,已严重影响日常活动,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

手术在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的精准引导下分步进行首先,手术团队利用IVUS对前降支病变进行精确评估,明确了病变长度、管腔大小及斑块性质,于前降支植入一枚药物洗脱支架,过程顺利。随后,团队将治疗重点转向最危险的左主干开口病变并成功于左主干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一枚。前降支及左主干支架植入成功后,复查IVUS发现前降支支架植入处由于钙化异常严重,常规非顺应性球囊高压扩张后,支架仍膨胀不全。这是PCI术中最棘手的挑战之一,支架若无法充分贴壁,远期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的风险将急剧升高,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科室介入团队当机立断,决定启用最新技术——冠脉内振波球囊。姚铁柱副主任及其团队谨慎应用振波球囊对前降支支架进行预处理,复查IVUS显示,原先被钙化“禁锢”的支架实现了完全且均匀的膨胀,贴壁良好,血流畅通。患者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安返病房。

手术全程在IVUS腔内影像学“火眼金睛”的指导下进行,应用振波球囊IVL)这一处理严重钙化病变的“新式武器”,通过球囊低压扩张后,发射声压力波(振波),在不损伤血管软组织的情况下,安全有效地“震碎”深层钙化斑块,为支架充分膨胀创造空间。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克服的难题,避免了更高风险的手术(如旋磨术)或效果不佳的结局实现了精准治疗展现了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面对高危、复杂病例时精湛的技术水平成熟的临场决策能力和多技术融合应用能力。

对于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振波球囊技术提供了更安全、有效且简便的新选择。该手术的成功,为我院今后处理同类复杂病变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使医院精准PCI治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心血管内科持续夯实技术基础、强化团队能力、深化学科联动,打造区域内冠脉钙化病变救治高地,为更多高危患者筑起生命防线。

/杨九飞